欢迎访问政协宁国市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研究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016/6/11 19:02:04 人评论

 

程小辉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离不开以产业技术工人为支撑的人才环境。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培养了大批本土技术型产业工人,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随着我市经济加速转型升级,一方面,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日趋迫切,对产业工人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还明显滞后,难以满足当前产业集聚发展的现实需求,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硬环境亟待改善

    目前,我市仅有一所公办职业技术学校,且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及发展规模滞后,难以满足产业工人市场需求,也无法满足当前产业集聚发展需求。同时,与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要求相比,学校的校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布局结构和功能配套等办学条件还远达不到项目要求。

    二、职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与国务院(201419号文件规定的地方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比,我市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015年市财政安排400多万元,不到全市地方教育费附加10%2016年市财政安排700万元,仅占全市地方教育费附加10%

    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为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结构也不断调整完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市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严重短缺,难以满足专业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分散

    目前,我市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众多,仅在人社局备案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就有6家,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分散。大部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均以短期培训为主,缺乏专业发展规划,没有专业发展定位,且各自为战,办学规模小、水平低,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亟待整合。

    五、校企合作互动水平不高

    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由于受资金、规模等因素限制,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缺乏对合作企业的吸引力。企业参与教育、投资教育的意识不高,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没有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校企合作互动模式有待完善。

    为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发展人才环境,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认真落实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新校区建设规划专题会议决定,通过ppp融资模式,选定实力强、信誉好的公司,尽快启动新校区投资建设,力争早开工、早建设、早启用,着力提升我市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二是加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按照合理、有效、有序的原则,将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到宁国市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与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形成专业互补,并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高其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为做好本土产业技术工人培训教育奠定基础。

    三是加大职业教育财政投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把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落实好地方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四是畅通专业师资引进渠道。结合宁国产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工人缺口,加大对建筑、模具等相关紧缺专业师资人员的引进力度,并在编制、薪酬、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各类专业师资人员能够“引得进”“留的住”,以满足职业学校的专业师资需求。

    五是健全校企合作互动机制。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激励政策,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对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要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将企业开展职业教育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鼓励行业、企业优秀技术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授课,直接参与相关产业工人的培育。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市政协委员、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工会主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