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宁国市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长廊 > 文史资料

河沥溪街市的三次繁华

2017/10/5 8:15:29 人评论

河沥溪街市的三次繁华 明代中叶至今的500余年间,宁国县城东的河沥溪街市有过3次繁华,是一处人烟稠密、市井繁荣的大村墟,是闪耀在皖东南及浙西一带的明珠。东津、中津两河在鸡山前汇成波罗溪,向北流至五湖渡,受西津河水而成水阳江,浩浩荡荡,在当涂入长江。20世纪60…

河沥溪街市的三次繁华

 

明代中叶至今的500余年间,宁国县城东的河沥溪街市有过3次繁华,是一处人烟稠密、市井繁荣的大村墟,是闪耀在皖东南及浙西一带的明珠。

东津、中津两河在鸡山前汇成波罗溪,向北流至五湖渡,受西津河水而成水阳江,浩浩荡荡,在当涂入长江。20世纪60年代以前,三河丰水期可溯航至狮桥、宁墩、霞西、东岸、胡乐各镇;陆路通达徽州、杭州、湖州、芜湖、南京、无锡,由此具备了河沥溪成为皖南、浙西地区较大物资集散地的地理条件。

                   

明代中叶的繁华

 

明代中叶以后,在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经济较繁荣的苏南、浙东等地逐渐兴起集镇。具有天然地理条件的河沥溪也逐渐形成集市(1549年版《宁国县志》记载宁国有河沥溪、港口、石口、东岸、胡乐等5市),迎来了第一次繁华期。这时,列肆经营手工业、商业者以土著人为主,间有徽商。商人们驶船溯至县内山区集镇,收购各色山货(竹木柴炭、桐油茶叶、生漆、菜籽、表芯纸、板栗、山核桃、香榧白果、香菇、青笋、蜜枣、棕毛、箬叶、药材等),也从芜湖、金陵等地贩来粮食及丝绸、布匹等。宁国山民也乘丰水期,扎成竹(木)排顺流而放,售与河沥溪、宣城、芜湖等地富贾。河沥溪商人中也有置船运客,将南来北往的商旅送至各津渡。河沥溪亦有手工作坊,出现铁匠、箍桶匠、木匠、篾匠、弹花匠、扎纸匠、画师、雕刻师等一批手工艺人。及至明末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年,社会动荡影响商贸,河沥溪街市的繁荣也告一段落。

 

康乾盛世的繁华

 

自清康熙八年(1669年)起,清政府采取一些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经过较长时间的恢复生产,至乾嘉年间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水平较明代提高,社会经济逐步景气,人口增多,嘉庆二年(1797年)宁国县人口达到解放以前最高峰(367450人)。在江南地区农村市场活跃的格局中,河沥溪出现了第二次繁华期。这期间店铺、商业门类增多,已形成正街、小溪口街;商业资本也较雄厚,有的商人不仅设肆,还在乡间集市委托牙行收购农副产品;受河沥溪商业中心的辐射,周边陆运较繁忙:远道以骡驴驮载为主,近道则靠手推独轮车和肩挑;客运有轿。在此经商者,除土著人、徽商外,亦有泾县籍、江西籍、浙西籍的客商。安徽省(1667年设)内外的客商常来河沥溪采购物资,见河沥溪市容之盛、人口之多,远甚于宁国县城(县城仅有一条西津街市),便形成“小小宁国县,大大河沥溪”之说。清咸丰六年(1856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与清军在宁国县展开拉锯战20余次;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宁国县爆发瘟疫,死亡枕籍,人口锐减到不足原来的1/10。这种情势下,河沥溪的繁华早已荡然无存。

 

抗战时期的繁华

 

清同治四年政府诏令湖北、湖南、河南等省民众迁至宁国县,接着安庆、巢湖、浙南、福建、江西等地客民自发携家带口,来宁国垦荒种地,光绪末年仍有客籍人迁入。虽民国时期仍有内乱、灾荒发生,但人口繁衍仍达到一定程度(1937年全县人口近16万)。经过几代人的劳作积累,河沥溪的商业恢复到咸丰兵乱前的水平,特别是抗战时期宁国县处于国统区的前方、沦陷区的后方,驻军在此集结、换防,沦陷区不少省县机关迁入,内迁难民增多,因战乱失业的市民以经商谋生,商店增多,促成了第三次繁华期。除原有的正街、小溪口街外,民国初期形成湖北街(多有“湖北帮”在此设肆、居住)和河沿街(半边街),芜屯公路建成后增辟了东马路和西马路。大小店铺140多家,或独资或合股,经商者多为徽商(以绩溪人居多)、泾县人、旌德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一应俱全。因人流量大,旅社、菜馆、浴池、药店、理发店数量都比战前增加。

在街市,客运除坐轿外,出现黄包车、滑竿、担架等交通工具,远道客运以汽车取代轿、马。少数商人、农村居民仍从陆路运货,但因翻山越岭、道路崎岖而辛苦;虽然民国廿三年(1934年)春修成穿行宁国县的芜屯公路、京赣铁路,但为阻击日军进攻而毁坏,陆路货运运价高、运量小,故货运仍以水路为主。河沥溪每日有小帆船、翘船、乌浆船、蟒船(载重近10吨)、红浆船(吃水浅、航速快)等客艇、货船穿行河面,停泊时首尾相接达1里,皆属“水华”、“利宁”两个快船公司管辖。

小溪口街客栈、饭店20多家,丰水期宁国山区放排工在此食宿,一人一篙竖靠在客栈屋檐,每有百条以上;竹排停在河面,行人可踏之过河。1934年3月,河沥溪商人曾集资在河沿街创办耀明电灯公司(次年冬停办)。河沿街尚有上、下水碓为居民砻米。西马路街后有石场(凿碑钻磨处所)。入夜,正街、小溪口街灯火辉煌,汽油灯把各大店、酒馆的厅堂照得通亮,夜深尚有挑担人的摇铃声。1945年以后,由于流动人口减少,更由于数十年间河床升高,公路、铁路运输取代水运,以及县城建设的重心置于巫山岭以西的广袤地区等因素,宁国市的商业中心也由河沥溪转移到县城。(郑树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