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宁国市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长廊 > 文史资料

宁国古代人物-孔子结庐孔子井

2011/7/4 8:55:28 人评论

 

圣源尚未湮 余波正可咏
——孔子结庐孔子井
华和平
 
宁国东南方,天目山西麓的仙霞镇孔夫村,有一关口叫孔夫关,据说是孔丘孔夫子路过,后人设关隘时以孔夫命名,其村子也叫孔夫村。关口附近,有一眼古井,常年泉水不断,流淌了2500多年了,因是孔子掘出而得名为孔子井。
据有关资料记载,孔子曾在此井边结庐小住,面对这里的青山绿水,民淳风朴,他感慨良多,他曾遍游这里山川,留下了不少珍贵历史遗迹。
(一)
孔子自55岁时(公元前497年)与弟子开始周游各诸侯国讲学的颠沛流离生涯,共14年,至风烛残年的68岁时,才回到鲁国。73岁时卒。
孔子出游前,在家乡鲁国也曾任过官职,还曾风光一时。他51岁时,曾任中都宰(鲁国的地方官),因政绩突出,升为小司空(主管工程);52岁时,迁升大司寇(主管鲁国司法)。后来,又以相礼的资格参加齐鲁两国的“夹谷大会”,在大会上,孔子处处“以君子之道辅其君”,完全按照礼数办事,使齐景公深感惭愧,归还了鲁国的三个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上多年未有的成就。孔子55岁时,由大司空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参与治理国政三个月,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以政使“齐人闻而惧”,认为“孔子为政必霸”。鲁国政通人和,而使齐国忌妒和担忧,于是,齐景公一面离间鲁国内部关系,一面又送80名美女给鲁国,季孙氏和鲁定公欣然接受了。鲁定公三日不理朝政,对孔子的态度也怠慢了,孔子知道鲁国不会实施他的治国大计,于是就开始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生涯。
孔子周游列国的大致路线是这样的:卫—曹—宋—郑—陈—卫—陈—蔡—楚—卫—鲁,其中卫国来去三次。
十四年的游学,其主要目的:宣扬“仁政”思想及理论,宣扬其“仁爱”之大德。史说他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忠实继承和发扬其理论和思想的大概有十几人吧。其传世著作《论语》就是弟子及再传弟子将老先生的言论及对话整理而著的,经2000多年的宣传和张扬,至今仍是光芒万丈,红遍世界。
十四年的颠沛流离,且又是60多岁的身躯,一路上几次死神伴随,孔老夫子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理想和决心,一路游学,一路传播他的“仁政”思想,碰壁了,也不回头;几次命悬一线,没有动摇他的信念。他是“圣人”,永远泽被后世,永远光芒万丈,实是名至实归啊!
孔夫子68岁时在卫国,此时,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率鲁国军队与齐战,并大获全胜。鲁国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觉得孔子在卫国对鲁国不利,于是派人以币(大概送点钱给卫国)迎孔子归鲁。至此,孔子以68岁之年龄结束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从此,孔夫子在鲁国颐养天年。
他想为鲁国出点力,可鲁国掌权者以“年高多休息”为由拒绝。孔夫子除整理书简外无事可做,治国策略得不到实现,心中自然十分郁闷,73岁时卒。
孔子死后,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其中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和鲁国人在孔墓周围筑屋达上百家,因此,孔墓处称为孔里。
(二)
这是个六、七月天气,天气闷热。在通向吴国都城的官道上,一个60多岁的老者骑着毛驴,身后几个弟子和随从等一行人缓缓走来。这条官道人烟稀少,树林森森,官道从山林穿过。眼前这是段山路,坡陡弯多,那头瘦毛驴已是气喘吁吁,这位老者就是大圣人孔子,下得驴来,让这头陪伴他游学列国的老伙计歇一歇。孔子与他身后的弟子和随从步行上山。快到山口时,人驴已经十分疲乏,就找一较为平坦之地暂作休息。人、驴一歇下,口渴难耐,这里放眼望去,不见一户人家,他们就找水,可找了好一会儿也不见一处水源。他们或坐或躺在阴凉处,作想象泉水汩汩。
这时,拴在旁边的毛驴可能也是口渴的很,或是它有某种感应,它用蹄子在地上急扒,还真让它扒出一个小坑,此时,奇迹发生,一股泉水汩汩而出,毛驴朝主人大叫一声,孔子和弟子们一看,这股泉水清冽甘甜,微甜清凉,长流不断。孔子他们喝了个够。弟子们准备动身前行到吴国都城,此时,孔子犹豫了,他倒不是留恋此地风光和天赐清泉,而是他一路上犹豫不定的问题困扰着他,方才饮了这神赐泉水,头脑一下清醒了,我该仔细权衡一下,去吴都是否明智之举?吴王及吴的士大夫们态度如何?这江南诸侯国的文化,我心中无底。
孔子决定在泉水凼边搭两间草棚,暂时安定下来,身处这纯朴山野之中,好好盘桓一下下一步行动,好好总结一下过去游学历程和体会。他安排弟子去附近农户人家买点粮食、菜蔬,并请他们帮忙砍伐一些树木,就在这泉水边建起了茅棚,并让人将泉水凼修缮一番,形成了一口浅井,后人称之为孔子井。他打发他的几个弟子先去吴都探探路,了解一下吴王对儒学的看法,他自己留下一、二个随从住下了。
孔子有时在井边一坐几个时辰。面对松涛阵阵,山风漫卷,思考他一生走过的路,讲过的学。他更想到:他自一路游学,有得到诸侯王的礼遇,接受他的思想;也有遭到当权者的冷眼甚至嘲笑;他和他的弟子曾被有的王国大臣奉为上宾,锦衣玉食,设堂讲学;也有被当权者赶出国家,孔子及弟子一路逃奔,如丧家之犬,甚至“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记得:他游学的第一年到卫国,当年10月,他受谗言挑拨,被迫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时,被围困,之后经蒲地又被围困,返回卫都,幸而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处境有所改观。59岁那年孔子在宋国,遭宋国司马桓嫉妒而生厌,并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不得已微服而行。他更记得60岁时,他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那种落魄相,被人们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接受笑曰:“然哉,然哉!”
最难忘的当是63岁时受楚昭王礼聘,他与弟子被围困陈、蔡之间命悬一线的那次,至今想起,他还有一丝惊悚。那时,孔子游离于陈、蔡之间,楚昭王听说后,备厚礼来聘。孔子欣然答应并动身前往楚,却遭到陈、蔡两国大夫们的围困,致使绝粮七日。
原来是陈蔡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致使孔子粮尽七日,危在旦夕。最后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王派兵迎孔子到楚都城,才免于一死。
孔子想到他这次离楚原因时不免感叹唏嘘。他到了楚国,受到楚昭王尊重。可惜不久,楚昭王死了,孔子遭到令尹子西嫉妒,孔子不得已有了这次离楚之行。本准备去吴国都城,他在吴国领地上走了这一遭,感叹颇多。如今在这山野僻壤里,面对青山绿水茅舍乡俗,他的心情得到了释放,眉头也舒展了。
(三)
孔子在井边休整了一段时间 。他觉得他这已经过去的60多年人生里就是这次的小憩是真正的人生放松,禁锢的感情在山林农舍里得到释放。他有时读点书,将所思所想所感记载下来,有时也到附近乡村农民家里串串门。那时的乡野之民不知眼前这个老头就是后来的“孔圣人”,仅当是一个过路的老头,是一个有点身份的先生。如果知道这个老者身后那么出名,地位那么至高无上,该向他换一件随身之物或者留一些墨宝,这些老农的后人就发大财了。
孔子与老农谈天气也谈农事(并非如文革中批孔老二,说他看不起种庄稼之人),有时心情好,还让村中老农带他游览山景村情。一天,他与几个老农爬上近处的一座山,登高远望,山峦起伏,绿树婆娑,隐隐约约的山峦,就是吴国都城一带。面对群山苍木,孔子感叹天地之大,人之渺小;天老地荒,生命无限;而人生短暂,当年他站在黄河之滨时的感慨也涌上心头:“逝者如斯夫!”心中的沮丧感油然而生。可看看身边的几个老农,他们谈笑风生,知足常乐,孔夫子心中突然亮敞多了,他从老农身上看到生命的伟大和人生的不易。此时,他想起当年他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讨论理想时的情景: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分别谈了自己的理想,孔子都没有做评论。最后轮到曾皙发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一说完,孔子禁不住感叹脱口而出:“吾如点也!”这是四个学生畅谈自己理想过程中,老师发表的唯一一句评价的话。在孔子看来,虽然曾皙说的都是些日常小事,不似其他几个理想伟大,但是曾皙的内心是完满充盈的,他以自身人格的完善为前提,以万物各得其所为理想,这在孔子看来,比其他三人的理想高出一个层次。
几十年来,他们没有享受到这种理想境界,今天,在这山村野岭上感受到了这种乐趣。孔子来了情趣,老学究的姿态一扫而光,也加入了老农们谈话之中。他顺着老农手指的方向,看到那片山壁的岩石一层一层的,似木板重叠似的。老农对他说:“请您为这景致起个名字可否?”孔子捋了捋他那几根胡须,笑着说:“天地造化,谓‘仙人锯板’否也?”孔子是用当地人的口音说的,“仙人锯板”的“锯”读(gei) 。从此,这个名字叫了二千多年,现在还这么叫着。那一阵,孔子兴趣很高,游遍了这里的山川村落。他到过岭头,南宋时筑关,就叫“孔夫关”;他将游览过的那座山命名为“长安山”,他对老农说,希望这里永久平安,人民能休养生息。
孔子在井边休息了一段时间,理清了思路,神清气爽,而且改变了他原先的决定:他看到吴地(当时宁国之境属吴)民风淳朴,人人向善,不似中原,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必须用“礼”、“仁”来修正。这里是吴地,虽离吴地中心僻野,可乡民自娱自乐,虽贫穷但满足,这正是他一生追求的境界。他觉得吴国不必去了,吴地人们早已知礼节、懂尊卑。于是他改变了行程,还是折回到卫国去吧。历史上记载,孔子未去吴,不是未到吴,而是未去吴国的都城,未见吴国王侯大夫们。他应该到过吴地并留下了一些足迹和传说。
(四)
孔老夫子离开孔夫关,离开孔子井,已远去2500多年,南宋时修筑的孔夫关除乱草丛中有一、二处战壕痕迹暗示着这里曾是古战场外,已了无遗迹;关口已成通往浙江安吉的要道。孔子井却在,虽历经2500多年的岁月磨砺,风雨淘洗,古井仍是泉水长流,生命不息,不过古井小了,少人问津了。孔子命名的长安山仍是郁郁葱葱,乔木丛中生长着成片的果树——山核桃林;“仙人锯板”的奇景正因孔子的赞誉而仍挺立在天地之间。孔子的灵气,孔圣人的思想之魂与这里山川大地已融为一体,永存人们心灵深处。
据我的老同学高生元先生查阅:孔子来宁国,尤其到过孔夫关,凿过井,据史料记录,这是可信的。历代一些官僚、士大夫和历史上一些文化名人曾来过这里,或凭吊或思考或采访或定居,希望与圣人更靠近一点。
宋代人撰写的《太平环宇记》中在宁国县条目下记述:“县南一百一十里,按吴地志云:旧吴兴郡安吉县西界,道旁有小井,乃是孔子入吴时凿此井,今属宁国县”。
现代中国文学旗手、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曾于1911年完成的定名为《古小说钩沈》中写道:“安吉县西有孔子井,吴东校书郎施彦先居井侧,先云:仲尼聘楚,为令尹子西所谗,欲如吴未定,逍遥此境,复居井侧,因此名焉。”(历史上孔夫村曾属于安吉县)。鲁迅做学问严谨、科学,不打诳语,应该可信。
南宋曾任过同知枢密院使兼代理参知政事的饶虎臣曾来孔夫关的孔子井凭吊,他在《东部赠溢民》诗中曰:“圣源尚未湮,余波正可咏”。“圣源”指的是“孔子井”,南宋时,其井仍是汩汩清泉,其涟漪其水波如诗如歌。
仙霞老街上有一孔子堂,堂下有跑马泉。传说孔子及弟子去吴都路过此处,并在此讲学,听者众。后人为纪念孔圣人,将他讲学处名为“孔子堂”。云梯隐士吴晦之曾去孔子堂,想象孔子当年在此讲学情形。他诗曰:“滔滔衰世难行道,历聘诸侯几十年。试向荒祠寻旧迹,一弘堂下马跑泉。”
仙霞,原名谓仙家村,是一位仙姓人开辟和发展了这个古镇。这个仙家始祖名叫仙立,他曾护驾宋高宗南渡,授殿都虞侯。仙立之子仙仲友,武举出身,是南宋抗金主帅岳飞手下的一员大将。他奉命镇守孔夫关一带,在战事之余,他多次流连孔子井及孔圣人的足迹,他十分仰慕和敬重孔子,当岳飞被害后,他立即辞去军职,解甲归田,扎根于孔夫关孔子井一带,娶妻生子,伐树耕田,读圣人之书,思圣人之德,做礼义之人。后来,他的传人从孔夫关迁至现在的仙霞,明代出了个仙克谨,官位做到提督之后致仕回家乡著书立说。仙家村由此得名。
当地民间有一传说,孔夫关有一古庙,名叫鸿庙。建庙之人是一老农,他为什么要建庙呢?原来是这位老农一天在田里耕作,拉犁的牛吃掉了轭头上的铁链子。主人见了猛抽牛,这头牛被打得气息奄奄,在屙出一条麒麟样的金链子后就死了。老农后悔不已。夜里有仙人托梦指点他用这个金麒麟建一座庙,里面供孔子像常祭拜孔子,就能得到神牛的原谅,免去他一家的灾难。梦醒后,这位老农立即修了这座庙,里面主要供孔子像。因此,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都尊孔敬孔,不论是读书的、做官的还是读书不多的农民。
孔子来过孔夫关并且在井边小住,是他在周游列国中的一个小插曲,孔子在这里仅只是休息一下,调整一下心态,不见王公大夫,不见士绅商贾。因此,正史上没有记载,但在野史、民间流传,民间常常是最可信的,我是信其有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