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宁国市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长廊 > 文史资料

慷慨正气映千秋—记革命烈士贺千秋

2011/8/2 8:13:23 人评论

 

慷慨正气映千秋
——记革命烈士贺千秋
党史室
 
贺千秋(1908—1943),原名何孝章,又名何新余、何新斋,化名何绍章、罗天秀,贺千秋是来于潜从事地下工作时的化名,一九0八年生,浙江海宁县黄湾乡大路村人。贺千秋幼年勤奋好学,高小毕业后在家自修,语文基础很好,写得一手好字。后跟随家兄何明斋在上海惠灵中学读书,一九二四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同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任该馆团支部书记,一九二六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贺千秋曾经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一九二九年秋任中共上海闸北区委组织部长,一九三八年初任中共金华临时县工委书记,同年六月任金华文化界抗敌救亡协会负责人,一九四二年九月任中共太滆地委秘书。
贺千秋到上海之时,中国正处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他在风云澎湃的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一九二五年上海邮务工会发起大罢工斗争,商务印书馆积极响应,相继举行罢工。同时商务印书馆的党组织又领导了上海市南京路四大公司的店员大罢工,贺千秋接受党组织的指示,前去丝织厂、香烟厂发动工人的罢工斗争。这次大罢工斗争影响全国,载入了中国工人运动史册。
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党中央派周恩来同志到上海领导工人举行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贺千秋积极参加了斗争。这次武装起义,闸北区是重点。中共闸北区委负责人黄逸峰带领贺千秋、孙诗圃、黄静等同志担任闸北区的警卫工作。他们坚守岗位,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贺千秋奉命从金华调到浙西天目山地区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于孝昌工委书记、中共于潜中心县委书记。他以《民族日报》外勤记者的合法身份,在浙西地区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贺千秋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坚持抗日,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深入农村,以办民众夜校、组织妇女识字班、青年读书会、结拜兄弟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抗日救国教育。一九三九年冬,贺千秋组织党员、抗日积极分子从于潜城里到西天目山,从后渚桥到千秋关,到处张贴抗日标语和我党《七七宣言》,激起了群众的抗日救国热情。此时,为了有利于领导斗争,他以千秋关地名作为自己的化名。
贺千秋在担任中共于潜中心县委书记时,经常深入于潜的横路、昌化的岛石坞、宁国的东部、分水的印渚埠、富阳新登、孝丰西部一带,与农民群众交朋友,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由于他的努力工作,在于潜、临安、孝丰、余杭、昌化、宁国、富阳、桐庐、分水等县建立了四个区委,二十二个支部,发展党员二百多名,领导这些地区的广大党员、群众进行减租减息等革命活动。根据浙西特委关于组织武装力量,在天目山与宁国东部地区开展游击活动的指示,贺千秋于一九四一年五月在宁国仙霞虞家村主持召开了于潜中心县委委员会议,研究开展武装斗争问题。同年六月,贺千秋领导了宁国东部的农民暴动,袭击了宁国县啸天乡公所,缴步枪十八支,准备上山打游击。由于缺乏粮食,敌我力量悬殊,这次暴动虽然失败,但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气焰,在皖浙边界山区播下了武装斗争的火种。
一九四二年八月,中共于潜中心县委遭受破坏。同月,贺千秋奉命撤退,去苏南根据地任太滆地委秘书,被派往吴兴县,负责做李泉生旧部的策反工作,被敌察觉,于一九四二年十月在吴兴县常路乡被忠义救国军逮捕。贺千秋在敌人酷刑面前,坚强不屈,视死如归,举笔写下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十个大字,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一九四三年七月,贺千秋被忠义救国军杀害于安徽广德县东山寺的西山湾,时年三十五岁。
(本文原载宁国党史资料选编,编入本书时有修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