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9月中旬,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挑选和组织下,上海市第四建筑公司405建筑中队200余名中青年建筑工程技术干部和工人在乔火根率领下,奔赴宁国县霞西公社,承建霞西联合机械厂第三、四、五车间厂房(第一、二车间厂房由407中队承建)。
当时,霞西公社没有住房满足这些建筑职工集中居住,乔火根根据田畈大队党支部书记汪孔寿对水泥坑生产队社员家庭出身、政治觉悟、为人品德、房屋面积等情况的介绍,决定安排405中队140位职工入住唐世毫家的“唐家大院”, 另60余位职工入住唐太和家,虽然十分拥挤,但其他社员房屋都很狭小,无法安置。140人住在一户农家大院也堪称奇迹。
这座唐家大院颇有来历。户主唐世毫的祖父唐家宽,曾在民国初期担任过宁国县参议员,他兄弟五人是19世纪70年代由父母带领从湖北英山迁移定居于此。当年祖辈艰难跋涉到达霞西,这里因瘟疫导致十室九空,人烟稀少,但林木葱郁、土地肥沃,他们在水泥坑发现了这座两进两层的厢房院,当时院内杂草丛生,无人居住,于是“插草为标”(将一把草插上房屋大门,示意先入为主,后来者见此情便另寻他房),在此安家兴业。经过两代人的艰辛劳作,唐家人又在厢房院前方新建一进房屋与之相连,从而变成了三进两层厢式大院落,每层约400平方米,成为霞西一带数一数二的农家毫宅。可惜的是这座宅院在1974年因修建皖赣铁路而拆除。
当年,405中队职工一部分人住二楼,睡通铺;一部分人住一楼,睡双层单人铁床。为解决餐饮及卫生问题,职工们利用毛竹、芦席在房前场地搭建了约200平方米的工棚,在房屋侧面新建一个简易的公共厕所。140位职工住在一家院子里,下班后用餐、洗漱、休闲时上楼下楼的脚步声、闲聊声、嬉笑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不绝入耳,显得格外嘈杂,但淳朴善良的唐家人毫无怨言,他们不仅不收房租,还热心、诚恳地为职工生活提供一些用品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尽力支持405中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405中队队长乔火根,是共产党员,当时年龄40多岁,中等身材,体态较胖,背部稍驼。他为人谦虚、敦厚,稳重、干练,讲话慢条斯理但掷地有声。他精通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要领(包括砖木工操作技术)。为方便处理一些公务,乔火根单独和唐世毫三子唐仕奇住一个房间,睡一张床铺。
405中队承建的3个车间分布在水泥坑南面三个山冲--南沟、北沟和中沟,厂房数量众多,建筑结构各异(砖木、砖混、混凝土等),建筑地点分散,工期十分紧迫,任务非常繁重。位于南沟的第三车间需建加工、维修、仓库、办公以及生活用房等共17栋建筑,总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位于北沟的第四车间需建加工、供电、备件、锅炉以及办公服务用房等共21栋建筑,总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位于中沟的第五车间需建泵房、砂处理、仓储、办公及安保用房等共39栋建筑,总建筑面积达6300平方米。面对千斤重担,乔火根毫不畏惧,而是以英模为榜样,不为名利,以苦为荣,全力以赴。每天凌晨东方尚未破晓,乔队长就准时起床,处理个人卫生后召集小队长布置当天工作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强调工作纪律;白天精心琢磨施工厂房的图纸,精心采购筹集建筑材料,精心部署木工、砖工、钢筋工、混凝土等各个班组工人劳动岗位的组合与调整,精心测量厂房基础和放线、打桩,精心指导工人施工的操作要领,严把各厂房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同时还细心关注后勤服务工作,协助解决柴米油盐问题。
乔队长工作夜以继日、不知疲倦。每天晚餐后乔队长专心翻阅、审视在建厂房的工程图纸、墙体结构等技术资料,一段时间后就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独自一人带着图纸、水平仪、钢卷尺、手电等步行前往800米外的北沟、中沟或南沟,察看厂房建筑工地,仔细检查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以及钢筋、水泥、砂石、木材等建筑材料余缺情况,回来洗漱后又坐在煤油灯(罩子灯)下聚精会神的阅读《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党报党刊的重要文章以及《毛泽东选集》(竖排版繁体字)。当工人们都进入梦乡,夜深人静时,乔火根又拿起手电筒悄悄外出,前往一些建筑工地巡视、检查,直到半夜才回宿舍休息。当年杨门口、水泥坑的基干民兵、儿童团员夜晚值班时看到乔队长东奔西走忙忙碌碌的身影时总是油然而生敬意。就是在寒冬腊月的夜晚,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或漫天的雪花飘落着,乔队长仍然不畏严寒,身穿蓝色的“二五大衣”,头戴棕色的东北帽赶往工地巡视。唐家人说乔队长每天工作几乎长达十八个小时左右,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连续工作数月不休息,一直超负荷工作。乔队长对工作的态度就像毛泽东称赞白求恩那样,对工作是“极端的负责任” 。他不愧是鲁迅先生所赞颂的那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中国脊梁。
施工过程中,当暴雨来临,工人们暂停作业去避雨,乔队长却要冒雨检查工地墙体混凝土的防水铺盖情况,并严防山洪暴发对工地基础的破坏。乔队长在工地上时有衣服被雨水淋湿,他回家更换后又继续工作。唐仕奇母亲总是及时叫唐仕奇将乔队长衣服拿到室外晾晒,并常常帮乔队长洗衣服,乔队长常将凭票购买的肥皂送给唐家,以示谢意,有时乔队长把脏衣服藏起来,抽空自己洗。
为加强与当地群众的联系,乔队长常挤出时间到驻地附近的公社贫农代表、杨门口生产队社员刘长水家里,与他拉家常、聊习俗、忆往事。刘长水也向乔队长介绍当地革命故事:羊毫山革命老区地下党区委书记汪水顺不分昼夜开展革命工作,发展壮大红军游击队的感人事迹;红军干部余玉堂、强达等同志与地下党书记汪水顺一起密谋袭击伪乡公所、打击土毫劣绅的动人故事;1936年秋,红军皖浙赣独立团三营七连80多人打败了国民党浙、皖地方伪保安团等400多人反动武装力量猖狂进攻的惊险场景;汪水顺妻子邱水兰勤劳勇敢、聪慧善良、不怕牺牲,以砍柴、放牛、打猪草为掩护秘密为红军通风报信、站岗放哨、做饭送粮的无私奉献精神。乔火根对此惊叹不已,对当地革命群众肃然起敬。
乔队长生活非常俭朴,烟酒不沾,生活用品少之又少,没有开水瓶,没有茶杯,平时喝水就用食堂打饭的搪瓷碗,有时没有开水就干脆喝生水。他长时间远离上海家庭,一心扑在三线厂房的基建工程上,不能孝敬父母,不能陪伴妻子和照顾3个女儿。50多年后,杨门口人谈起乔火根都赞不绝口,说他特别勤奋、朴素,吃苦耐劳,公而忘私,充分体现出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他那出色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赢得杨门口及霞西田畈一带社员(村民)的一致好评,称他“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共产党员”。
为了缓解405中队职工住宿的紧张局面,405中队职工在唐家住了约8个月后,联合厂领导便着手新建职工宿舍,同时也为进厂工人食宿做好充分准备。经过筹备,在厂区外水泥坑的岭头上由405中队新建了6栋(每栋7间,每间约2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平房。后来联合厂又与田畈大队协商安排杨门口和高潮两个生产队劳动力在杨门口北面山坡边新建5排“干打垒”(土墙)平房(每排5间,每间约18平方米)。平房建设所需木料分别由各队负责砍伐和运输,联合厂有偿收取,建房劳务报酬也由厂里支付。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鏖战,405中队终于圆满完成水泥坑3个车间厂房的基建任务。与此同时,407中队按期完成了长坑坞第一、二车间厂房建设,正在施工建设霞西白菜园厂部机关设施、后勤服务设施等房屋。在这些工程尚未完工时,上级决定将407中队调往本县南极公社杨狮协同厂参加基建,405中队接替407中队未完成的工程,连续作战,终于在1969年秋完成了白菜园77栋(不含1970年后建筑房屋)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房屋建设任务。
在联合机械厂基建任务完成后,乔队长又奉命率领405中队奔赴本县山门公社,参加上海胜利水泥厂厂房设施建设。在离开杨门口前,乔队长特意向刘长水、唐太银、唐太和、厉德成等社员赠送了《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像章等作为纪念品。在向唐世毫家人赠送纪念品后还含着泪水表达了许多谢意,邀唐世毫夫妇农闲时到山门去做客。第二年乔火根多次写信相邀,唐世毫夫妇也应约前往山门做客受到乔队长的盛情款待。
杨门口、水泥坑村民至今没有忘记乔火根领导的405中队当年做的两件大好事:一是405中队到霞西不久就安装了柴油发电机,除供厂房基建用电外还免费供应杨门口、水泥坑等生产队照明用电,使得这两个队比宁国县一般的农村地区提前十年告别煤油灯用上电灯,让周边社队群众称羡不已;二是405中队在调离霞西时,送给杨门口生产队一辆价值2000多元的国产工农7A双飞轮手扶拖拉机(那时候一般生产队买不起),使得杨门口农业机械化生产率先起步,水稻种植效率大大提高,杨门口村民对乔火根一直充满着感激之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由于乔火根对小三线建设贡献突出,品格高尚,1974年被选为上海市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光荣出席1975年1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聆听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人民大会堂与国家领导人一道共商国是,谋划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霞西联合机械厂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完成了历史使命,移交给地方政府后,部分厂房被企业改造利用,部分厂房被拆除。这些厂房作为上海小三线国防工业遗产,很有必要列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让子孙后代记住这段峥荣岁月,弘扬上海小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宁国中学退休教师 罗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