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宁国市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长廊 > 文史资料

河流水运与商业市镇

2023/1/1 8:17:33 人评论

在陆路运输落后的漫长历史中,水阳江自古以来就是皖南地区重要的运输通道。据《安徽省志·交通志》载,宁国境内,船只每年可正常通航8个月,宣城至河沥溪可通行10吨左右的帆船,河沥溪至石口可通行5吨以下船只,西津河自胡乐至水阳江可通行5吨以下船只,竹峰至中津河口可通行5吨以下船只。此外,在洪水期间,东津、中津、西津三河以及较大的支流均可通行竹排、木排进入水阳江。

因水运之需,修筑河坝必须兼顾灌溉与通航两个方面。因此,位于航道上的所有河坝,都不是满河封闭的,且都是“滚水坝”。所谓不封闭,就是在坝体中段或一端留出足够的缺口供船只和竹木排通行。所谓滚水坝,是指坝体不很高,涨水时,多余的水可以从坝顶溢过,既能抬高水位适于引流灌溉,也不至于阻碍泄洪。坝体的长度、高度和选址,视水量需要和岸边开挖引流沟渠的便利性而定。

一些重要的渡口集镇,是重要的客货集散地,如港口、河沥溪、东岸、胡乐、石口等地,还需要建设供船只停泊和转场调度的码头。这些地方即使不适合建造灌溉用的水坝,也要在码头下游筑坝,让坝与码头区间即形成平静宽阔的深水区。

历史上,最繁忙的码头是河沥溪和港口镇两地。船只和竹木排大多在这两地集结,并且两地相互协作转运。因此,需要更宽阔的深水区成为河港。河沥溪桥东两侧,筑有数百米青石阶梯码头,下游几里外建水坝,形成碧波荡漾的河港。港口镇利用水阳江河道较平坦的优势造港,其流村码头可停泊上百吨位的船舶。港口镇本为杜迁铺所在地(亦称杜迁市),因为水运河港闻名遐迩而得 “港口”之名。

在山区,河道落差较大,为了航道畅通,建河坝可以克服激流险滩。如古代西津河上的永宁坝。2001年3月,港口湾水库修筑溢洪道,当挖掘机将原始河道表层砂石揭去后,一段古坝遗存暴露出来,并出土一块石碑,碑题为《永宁坝记》。这才知这是一座修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古坝。碑文大意为:此地为险滩,古名累鱼滩,舟筏过此常遭损阻甚至发生伤亡事故,当地胡姓家族捐资投工建坝,因河道靠近左岸一侧险情多,故将水坝建在左岸,右岸一侧留出通道,这样便抬高了水位免使舟船触底,同时,使右道水流加深便于舟筏顺畅通行,并使右道常年受到大水流的冲刷而不淤积。永宁古坝的发现,证实了西津河在古代水运交通中的重要性,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古人治水的智慧。

水运发达为商业繁荣创造了条件。至明代初期,以徽州府和宁国府两地商人为代表的徽商队伍渐成气候,市镇相继涌现。据明代嘉靖《宁国县志》记载,宁国县市镇达到5处,分别为港口市、河沥溪市、东岸市、胡乐市、石口市。这些市镇均为河流渡口商埠,分布于水阳江、西津河、东津河。明代还在胡乐、石口两镇设巡检司,管控水陆要冲的商旅往来(石口巡检司称岳山巡检司,原址岳山下,洪武中迁石口)。

在明代地方志中,宁国府六县中仅有宁国县、泾县有市镇的记载。徽州府各县,自南宋以来形成很多聚族而居的大规模村落,外出经商者众多,并发展成为徽商劲旅,但市镇的发展并不比宁国领先。据嘉靖《徽州府志》载,当时徽州府的市镇仅有歙县3处,休宁4处,婺源1处,祁门、黟县、绩溪未见记载。显然,元明时期,宁国当地市镇发展在徽宁两府位居前列。

清代,徽宁两府商业市镇群起,太平县、黟县、绩溪县的市镇各为7处,宣城县、泾县各为21处,其他诸县均达到十多处。宁国县人口自乾隆时期快速增长,至道光年代一直稳定在30万人上下。与此同时,新的市镇迅速增长,道光年代的市镇数量达到15处。新增的市镇,同样立于河岸,并且向支流延伸,如宁墩、朱家桥、虹龙等。遗憾的是,清末太平天国战争、瘟疫,宁国人口锐减,市镇凋敝,仅存古街古道遗迹。

(黄国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