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家国的贤臣孝子
——记宋代进士章夏
吴云驾
(一)
章夏(1062-1131),宋朝宁国籍名宦,今方塘乡上坦村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不同版本的县、府志书多有介绍,大同小异,目前只能查到60余字,如清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七·人物志·宦迹这样写道:
章夏,字彦明。入太学,预开封府荐第一,登大观三年进士。调宿州司户参军,历潭州通判。并有惠爱,然不事表暴,故人少知者。性至孝,习《礼记》,嗜《西汉书》,著有《湘潭集》一十九卷。
上面的文字十分简略。不过,我们对章夏还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章夏曾入宋朝最高学府——太学学习,当时太学生在全国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只招收三千八百名(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在国子学就读)。后来,在京师开封府他以第一名成绩获得省试资格。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他又进士及第,当年进士共取731人,当属不易。
宋朝科举规定,进士及第者可以直接授官,所以他很快被派到宿州(今安徽宿州市)担任司户参军,掌管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事务。南宋高宗建炎、绍兴年间(1127-1162),章夏出任历史悠久的“楚汉名城”潭州(今湖南长沙)通判。当时潭州辖12县,地域较大,隶属荆湖南路。
章夏从小就专攻儒家经典《礼记》一书,对先秦的礼制、礼仪颇有研究,并深受其中仪礼和人生哲理的影响,接人待物谦恭有礼,对父母长辈充满孝心、爱心;为官施民以仁政,多为民办实事,做人做事低调随和,不喜欢张扬作秀,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至于他到底如何“惠爱”?孝心尽到什么程度?由于记载语焉不详,我们现已无从知晓。
章夏平时爱读《汉书》,经常手不释卷。业余时间保留了文人习性,喜好吟诗作赋,诗作有古风,以五言居多,著有诗稿《湘潭集》19卷,现存游宁国文脊山和山门洞诗九首。从诗集的书名看,该书编辑成书应该是在潭州时期。
总之,在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吏治松驰、仕风颓靡的情况下,章夏为官堪称仁政爱民的楷模,为人则是修身尽孝的榜样,是一个忠臣、贤臣和大孝子。可惜,第二年病逝于通判任上。其灵位、画像长期被供奉在乡贤祠内,供人吊祭。
(二)
借助网络平台,我还在“百度国学”频道中搜索到有关章夏的一些新内容:
章夏(1072~1132),字彦明,宁国人。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宿州司户参军,知宿州虹县。宣和三年(1121),召为辟雍直学,出为滁州司录参军。高宗绍兴元年(1131)通判潭州,逾年卒,年六十一。著有《湘潭集》十卷,已佚。事见《太仓稊米集》卷七○《左朝散郎章公墓志铭》、清康熙《宁国府志》卷一八。
材料显示,章夏还担任过其他职务:宿州虹县(今安徽泗县)知县、辟雍直学(辟雍,太学中具有独尊地位的学院;直学,宋代学官)、滁州司录参军(系京官外派,掌管武官档案,举弹善恶,负有监察之责)。材料中提到的《太仓稊米集》是南宋宣城人周紫芝的著述,内有章夏的墓志铭,该书已录入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特别是在读了《环川章氏宗谱》之后,我感到更有必要将这些问题留存于下,以供今后做进一步探讨。
材料显示,章夏还担任过其他职务:宿州虹县(今安徽泗县)知县、辟雍直学(辟雍,太学中具有独尊地位的学院;直学,宋代学官)、滁州司录参军(系京官外派,掌管武官档案,举弹善恶,负有监察之责)。材料中提到的《太仓稊米集》是南宋宣城人周紫芝的著述,内有章夏的墓志铭,该书已录入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特别是在读了《环川章氏宗谱》之后,我感到更有必要将这些问题留存于下,以供今后做进一步探讨。
关于章夏生平,《环川章氏宗谱·卷之七》是这样撰写的:
夏公,通判,字彦明,号环溪居士。生宋嘉祐壬寅正月十九日卯时,享年七十,卒绍兴辛亥年四月十八日子时。娶何氏,封夫人,生治平甲辰十一月十三日辰时,享年七十七,卒绍兴庚申年十二月初五日申时,合葬相公墓。子二:仁敬、仁术。
公习《礼记》,入太学,预开封府荐第一,大观三年己丑登进士第,贾安宅榜。调宿州司户参军,历官至潭州通判、阶朝散郎。素有贤行,自筮仕所致,有惠爱。性至孝,尤嗜《西汉书》。作诗有古风,著《湘潭集》一十九卷,《游山门韵》、《元勋灵岩》七首行世。崇祀乡贤。详载郡县志。
相对于府志和百度国学的介绍,宗谱给出了更多信息。譬如,章夏生卒的时间,他娶妻育儿的情况,以及各方面更详尽的内容。当然,我们还翻阅了整个宗谱,知道方塘章氏始祖是章夏的曾祖父章彧,他于北宋初年因考中进士被派到宁国做官,民国《宁国县志·人物志·流寓》这样写道:“章彧,淳化甲午进士,官宁国,有政声,遂家宁之环川。”淳化甲午年即公元994年。查宋进士科考有关资料,993-997年连续五年停考,县志记载可能有误。关于993年停考,《宋史》本纪太宗二有载:淳化四年“三月壬子,诏权停贡举”。因为二月发生雨雪大寒、饥荒,特别是“永康军青城县民王小波聚徒为寇”,闹得宋最高统治者无心组织科考。至于994年,即所谓章彧考中进士这一年,王小波的继任者李顺的义军及其余部闹腾了整一年,正史连篇累牍都是这样的记载:官兵“破贼十万众,斩首三万级”。天下大乱,平叛要紧,开科取士只好暂缓一下了。此外,章夏与章复不是同胞兄弟,而是堂兄弟(共曾祖父章彧),如此等等。
通过对照,细心的读者也许发现以上材料有多处不符。现考释如下:
一、“百度国学”里介绍章夏《湘潭集》是十卷,其他资料均为“一十九卷”。笔者以为宗谱和县志、府志可信。
二、关于章夏生卒时间问题。县志、府志没有记载,“百度国学”里却介绍章夏生于1072年,死于1132年,终年61岁。这与宗谱的记载出入甚大:夏公“生宋嘉祐壬寅正月十九日卯时,享年七十,卒绍兴辛亥年四月十八日子时。”查农历与公历对照表,知道章夏生于1062年3月2日5-7点,死于1131年5月16日晚11点至1点,终年70虚岁。两者相差整9岁。
对此,笔者虽然认为,正史常常容易忽视的生辰八字,宗谱记载的可信度较高。不过仍有两点疑惑:一是按照宗谱的说法,章夏考中进士时已是47岁,是不是有点大器晚成?如果按照百度国学出生年月来计算,他当时37岁,是否较为合理?二是按照宗谱推算章夏任通判时已是69岁高龄,离宋朝规定退休的时间仅剩一年了,而通判一般是3年一届,这时为什么朝廷还要派他去潭州呢?相反,依百度国学记载的生卒时间,他当时任通判只有60岁,则比较可信。
三、至于宗谱记载章夏和章复妻子都被封为“夫人”一事,有人认为章复妻方氏封夫人可信,而章夏妻何氏封夫人不可信。通过细查职官制知道,宋徽宗时规定“执政”以上的官员之妻可封为“夫人”。这里的“执政官”是指中央各部的要员,如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一、二品大官。章复担任过参知政事,是正二品官,其妻方氏封为“夫人”是不成问题的。
章夏妻何氏情况则完全不同。宋代地方实行路、州(大州为府)、县三级管理体制,章夏生前当的最大官为潭州通判。通判当时只是一个与知州共同治理地方,并兼有监察州府官的佐官(可以直接向皇帝打其他人的小报告,是皇帝的耳目),顶多也就是个七、八品官。另外,章夏的虚衔官阶为“朝散郎”,在宋朝九品二十九阶文散官中也仅列第二十阶,定为从七品上。由此看来,章夏妻何氏封夫人是不可信的。
又,按宋代定命妇的等级由上而下排列应该是:夫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按当时的规定,即使是最低的“孺人”被封,也必须是七品官以上的母亲或妻子,所以笔者的结论是:章夏妻何氏什么封号也没有,她只是章夏的“太太”而已。
(作者系宁国中学教研处主任、全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理事、宣城市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