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宁国市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长廊 > 文史资料

宁国古代人物-黄檗禅师在宁国

2011/7/4 8:59:39 人评论

 

当头棒喝的踏木祖师
——记黄檗禅师在宁国
帅忠平
  在宁国的佛教史上,有几个和尚很值得一提。西晋黄颜,隋之道宗,唐代黄檗、楚南,宋朝宗杲…….。其中,黄檗作为禅宗五派之一临济宗和日本黄檗宗的始祖,名气更是震古铄今。
黄檗,法讳希运,福建闽县人。小时候在江西高安鹫峰山(后改黄檗山)出家。出家不久,先后来到浙江天台山和上都(陕西西安)寻访名师,后经一老妇指点,重回江西拜谒禅宗六祖慧能的二代传人马祖道一,当时,马祖已经圆寂,于是就师从马祖的弟子百丈怀海,怀海代师传法,并以师兄弟与之相称。黄檗悟性很高,尽得禅宗“大机大用”、“即心即佛”的佛法精髓,被后世尊为南派禅宗第三代嫡系传人。
这个黄檗,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祖堂集》说他相貌古怪,身长七尺,额间隆起一个大肉球,象缀了一颗硕大的佛珠一样,并且脾气很坏,喜欢打人。唐宣宗李忱没做皇帝之前,曾与黄檗共同在浙江杭州盐官(就是现在的海宁县)海昌院一起修行。李忱看到黄檗拜佛和其他人有点不同,就问:“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你礼拜祈求什么呢?”黄檗说:“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就是常拜拜而已。”李忱又问:“没有目的,那有什么拜头?”黄檗见他有点执着,“啪”地伸手就是一巴掌。李忱说:“你这个人真是太粗鲁了。”黄檗说:“这是什么地方,说粗说细?”又打了李忱两巴掌。后来,黄檗圆寂,李忱已经贵为皇帝,想起这件往事,就敕他谥号“粗行禅师”。当时的宰相裴休和黄檗关系不错,曾执过弟子礼,就对宣宗李忱说,黄檗打你三巴掌,实际上是帮你断了“无法、无往、无来”这前、今、后三际呢!宣宗一听有理,便改谥号为“断际禅师”。其实,黄檗打李忱或许跟脾气坏有关系,但也说不上是真打。用现在的话说,这“打人”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禅宗慧能所创的“顿悟”、“大机大用”等修行方法是一脉相承的。黄檗在宁国凤形山说法时有一句著名的谒语:“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后来,佛教界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推广,并且起了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当头棒喝”。
在黄檗传教生涯中,最著名的棒喝是用在他的弟子义玄禅师身上。义玄问黄檗:什么是佛法大意?黄檗一句话没说,拿起身边的大棒兜头就是一棒,搞得义玄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义玄摸摸头又问:师傅,到底什么是佛法大意?黄檗眼睛一睁,又是一棒劈来,如此这般,连打了义玄三棒。义玄很不服气,便离开黄檗去投高安滩头的大愚禅师,大愚告诉他:“黄檗传印心切,都快被你累死了,你还问打得对不对?”义玄于是大悟,赶紧回到黄檗身边,终身再也没换师傅。义玄驻锡河北镇州临济禅院后,将黄檗的棒喝之法不断发扬光大,终于开创了禅宗五派之一的临济宗,黄檗被尊为临济始祖。在佛教界,一直有“一花开五叶”的说法,所谓“一花”就是指禅宗,而“五叶”即是指禅宗所分化出来的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派,当时,这五派颇有并驾齐趋之势,但南宋以后,除临济、曹洞之外,其他三派逐渐没落,最终全被湮没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了(宁国宗杲就是临济宗宋代传人)。到了现在,曹洞一派信仰者也是寥寥无几,禅宗一系唯有临济大行天下,一枝独秀。清顺治十一年(1654),福州黄檗寺主持隐元禅师,更是率30位知名僧侣,前往日本开创了黄檗宗。现在,仅在中国,以黄檗命名的寺庙就达数十座之多,均自号为黄檗道场。其中,福州的黄檗寺(又名万福寺)被公认为是临济宗的祖庭,而在日本的佛教徒中,黄檗宗更是占到了70%以上。
那么,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禅宗大师与宁国又有什么关系呢?黄檗与宁国发生关系是在唐会昌5年(845)。据《景德传灯录》记载,当时,唐武宗李炎独尊道教。他十分宠信道士赵归真,赵归真说佛教是外国传入之教,应予取缔。于是,武宗断然下诏:规定京城长安只留4寺,陪都洛阳留2寺,各州留1寺,每寺留僧10名,其余寺院一律拆毁,僧尼一律还俗。同时还派4名御史大夫巡行天下,督促废佛诏令执行。很快在全国拆毁寺院4600余所,僧舍40000多所,僧尼还俗26万,寺院15万奴婢获释,没收寺院土地数百万亩归政府。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 “会昌灭佛”。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黄檗在江西洪州实在呆不下去了,只好携弟子楚南(这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云游天下,经浙江辗转来到昌化与宁国交界的千顷山。黄檗一看,这山风景如画,还有万亩天池,终日碧波荡漾,登临鸟瞰,则见群峰云锁雾绕,林中蜩啾鸣唱,清花欲燃,便隐际于此。时隔不久,武宗因为服用仙丹中毒死了,宦官们便把避难在宣城泾县水西寺的李忱捧上了皇帝宝座。李忱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灭佛令”,并昭告天下,恢复各地佛教寺庙丛林。黄檗无心再回江西,就在这山上大兴土木,筹建慈云禅寺(后改为龙兴寺)。
《昌化县志》、《龙塘山志》均说,黄檗是在元和年间拿着皇帝给的200两白银兴修此寺的,这种说法可能不太准确。根据有关资料推断,慈云禅寺应该建于宣宗大中元年到大中2年之间,即847—848年。建寺的银子主要依靠化缘和官府豪绅的布施。作为当时全国最有名的大和尚,讨些银子对黄檗来说是并不困难的。根据唐宰相裴休的笔记,可以知道他曾经亲自去杭州买木材,这个记载和民间流传下来的一些说法也十分吻合。在宁国,人们说起黄檗,并不叫他希运禅师,也不叫断际禅师,而是称为踏木祖师,其因就缘于他在杭州买木头的一则传说。这则传说是这样的:黄檗禅师来到杭州一家木行,老板说:“你深山建寺,山高水险,路远迢迢,不知要购多少,又怎样运去?”黄檗指着系在腰间的带子说:“这带能捆多少,就要多少。”老板一笑说:“就那么一点,毋须说买,我送给你!”黄檗连连道谢,两人随即来到江边。黄檗禅师不露声色,解下腰带,口里念念有词,向那堆木料抛去,结果除了一根沉香木,带子把堆在那的木料全部捆住了。老板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赶紧表态免费赠送。黄檗跳上木筏,将木料全部从钱塘江踏下江去,任其沿着江底流淌到千顷山的天池之中,浮出,然后打捞上岸。人们为黄檗的大神通惊服,就叫他踏木祖师。在黄檗建寺过程中,诸如此类的传说还有很多。比如木片鱼、豆腐石、讨封皇粮、大战蝗灾等等,至今还在宁国的山山水水中广为流传。这些传说也让我们大略了解了黄檗化缘建寺的小小端倪。据载,当时建寺规模浩大,各类工作人员多达百余人,并在昌化白牛桥和宁国银峰大塔脚建有脚庵,铺筑了通往千顷塘的数十里石板山道,沿途还分别建有转洞三处,供香客行人休息。此外,还在千顷塘周围建起龙门寺、车阗寺、龙井寺等寺观。通过近一年的努力,黄檗最终在千顷山建成了规模宏伟的大禅院一座,僧舍及客房99间,建成后,四方僧侣纷纷来投,香火极旺。现在,古寺、庵亭等景观虽然不见,但许多遗址尚存。
黄檗禅师住持千顷山不过一年多时间。大中2年,也就是848年,裴休从江西调任宣州刺史兼宣歙观察使。裴休到了宣州以后,马上把辖区内的寺庙都进行了重修与扩建,最著名的就是将宣城开元寺改建为大禅院,然后跑到千顷山,把早有交往的大禅师黄檗请到那里做住持,同时兼管江南佛教大丛林泾县的水西寺。在此期间,裴休还来到宁国白云山(即凤形山),看到山上白云寺有些败落,便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扩建。由于黄檗禅师住持的泾县水西寺(又名宝胜寺)本来即有白云寺、崇庆寺、宝胜寺上中下三座寺院,为了避免重名,就将凤形山上的白云寺改名为永清寺。寺院修葺完毕,又邀请黄檗禅师到此宣讲佛法三天。像这样在当时可说是举世闻名的高僧来到宁国凤形山,并且是连讲佛法三天,不能不说是佛门禅林中的一大盛事,再加上法会主持人裴休交游很广,名气也大,这次佛教盛会的规模自然达到了空前绝后。据载,盛会期间,白云山上云集各界人士三万余人,连上山的石头砌成的蹬道也被踩裂了。法会过后,白云山的永清寺声名大躁,一跃成为了江南的著名丛林。自此远近香客络绎不绝,香火也十分鼎盛。沾永清寺的光,白云山也声誉鹊起。
关于黄檗与宁国的关系中,有一个问题令我十分疑惑,就是:黄檗到底圆寂在哪里?《禅宗史》说他晚年又回到江西黄檗山,并在那里坐化。可是,很多典籍,并不支持这一说法,甚至包括他死的时间,也将它作为一个疑案。《景德传灯录》、《高僧传》说, 855年,宣宗皇帝因黄檗圆寂,专门为他敕下诰书一封、紫袍一件、缀金腰带一条,这些东西都是直接送到了宁国千顷山,并且由他的弟子楚南禅师代领。33年之后(888年),唐僖宗又赐下紫袍一件,白银200两,也是送到了千顷山,那200两白银后来用来重修了千顷山的山门。根据这一说法,黄檗或许是死在宁国也未可知。
那么,在黄檗圆寂之后,为什么两代皇帝会先后御赐其紫袍呢?这里有个缘故。在唐朝,官服共分为四种颜色,其中,1-3品服紫色,4-5品服绯色,6-7品服绿色,8-9品服青色。所以,赐给本没有相应品级的人高一级的服饰,是皇帝莫大的恩典,而赐给紫袍,那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就像清朝的黄马褂)。僖宗赐黄檗紫袍的原因不得而知,但宣宗这样做,许多人都认为是因为他曾和黄檗共过患难。《宜丰县志》、《黄檗万福禅寺志》、裴休所记《宛陵录》说,宣宗即位之前,被武宗设计谋沉在宫廷茅厕,后被宦官仇公武所救,只好出家为僧避难,受庐山香严智闲禅师剃度,然后至浙江海昌院拜齐安为师,正是在这时候,与黄檗结识,自此两人结伴云游。这几本典籍除记载了上面那件黄檗礼佛时打了宣宗三巴掌的公案外,还有个著名的“瀑布联句”事件(联句在《全唐诗》中有载)。说是有一天,黄檗和李忱游至一深山密林,见到一溜长瀑临空飞泻,俨如白鲸吐浆,气势雄浑。黄檗联想到李忱处境,颇有感慨,便口占一句:“千山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此时虽然龙在浅滩,但毕竟气魄非凡,随口接了一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从这个联句中,除了看出一位名僧的慧眼和一个准帝王的胸襟外,也体现出他们两人之间的交情非同一般。还有的佛典记载,李忱自与黄檗结识后,就一直形影未离,最后双双隐于安徽泾县的水西寺。那么根据黄檗的云游路线,李忱皇帝也应该是到过宁国的,或许还在千顷山寺庙里呆过呢!也或许正因为这样,黄檗禅师圆寂之后,他才可能把紫袍金带敕书赐往宁国的千顷山。
然而,这里又有个大疑问。就是,李忱隐于泾县水西寺,是在会昌五年(845)之前。为了和朝廷中的支持者暗通消息,他还在该寺写下了一首著名的“隐喻诗”《题泾县水西寺》(全唐诗里也有载),并书于扇面托人送往京城。诗曰:“大殿连云接爽溪,钟声还与鼓声齐。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因此,在武宗服仙丹中毒死后,仅10余天,宦官们就顺利找到了李忱,扶他做了皇帝。但根据裴休的《宛陵录》记载,黄檗住持泾县水西寺,是在848年,也就是李忱做了皇帝后的第一年,那么合理的解释只有一种,就是黄檗做水西寺住持之前,也就是会昌五年之前,已经去过水西寺,并且是和李忱一道。当然,这种说法是十分勉强的。推而延之,李忱和黄檗一道云游宁国也不十分可信,相反,根据其行踪考证,他们在不同时间,分别到过宁国,却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
历史的烟云湮没了许多事实的真相,而给后人留下的充其量也只是几根或显或隐的线索。尤其是象黄檗这样的佛教宗师,踪迹既广,传承又长,牵强之说也格外多,即使是他和宣宗的交往,在各大佛家典籍中,记载也十分混乱,比如说瀑布联句,关于地点,就有江西庐山、福建黄檗山、浙江大明山、泾县密林等,而人物除皇帝李忱外,也有香严智闲、齐安、黄檗之分。不过不管典籍怎样记载,当地的老百姓总是一口咬定,这个名人总是和我们这儿关系最密切。就黄檗禅师而言,他到过宁国,并在千顷山主持修建了龙兴寺,这是无庸置疑的。此外,宁国民国县志还有“黄檗禅师墓,去城东百里,南极坞有碑”的记录。
(作者系《今日宁国》新闻部主任、宁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友情链接